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,没有成本发票,会带来所得税成本的增加,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,没有进项发票,会带来增值税和所得税的双重成本增加。同时,还可能使得企业无法准确地核算成本,造成企业的财务核算不规范。
因此,没有进项/成本发票,不仅仅是需要节税的问题。
1. 分析没有进项票的原因
造成没有进项票的成因往往是比较复杂的,所谓的对症下药首先是要找到“症结”的所在。一般的问题可能会涉及到以下一些:
(1)没有进行供应商的评估和管理:如果上游大部分是小规模纳税人,并且开票意愿低,那么很有可能会造成企业缺票的情况;
(2)没有梳理业务流程:进项票的来源是比较广泛的,有集中的材料采购,也有分散的员工差旅,有大额的服务费用,也有零星的运输和采购,因此,要分门别类去看,到底是差在哪个环节;
(3)没有相关配套政策:对于大头的费用,比如材料采购,比如员工差旅,如果没有配套的政策,制定合理的定价以获得发票,或者没有报销规章要求必须有发票,那么很可能出现不能获取发票的情况;
(4)特殊事项没有做出改变:对于一些特殊的情况,比如有劳务费用,但是没有发票;客户垫支的发票无法获取等,这样的例外情况,没有去进行特殊处理。
2. 没有进项票的处理措施
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法,企业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,制定出符合自己企业情况的方案,来降低没有进项票的影响。具体来说,可以包含几个重要步骤:
(1)梳理出没有进项票的项目。
如前所述,是采购材料没票,还是员工差旅没票,亦或是劳务费用没票。按照缺票的重点次序,做出统计。
(2)制定相关政策,采取措施。
针对缺票的项目,分别采取相关的措施,制定相关的政策。
比如,是因为供应商的原因。那么考虑能否更换供应商,或者与现有供应商重新谈判开票的价格,特殊情况下可以对供应商进行重新布局。
如果是因为员工的原因,那么必须要制定严格的政策规定,无票不得报销,为了不影响员工出差的积极性,还需要有些配套,比如什么特殊情况下确实可能没有发票,应该如何处理,需要有相关的规定。
(3)对于特殊事项,采取特殊的安排。
比如有些企业有帮客户垫支的情况,那么这种情况下,要制定相关流程,让客户将发票送回。又或者企业有很多劳务人员,因开票成本高,而不愿意开票,那么要做好人员的安排,是成为自有员工,还是用外包的形式来开票,都需要做好规划。
在有些重大情况下,企业也可能做出自身的改变,比如小规模和一般纳税人的转换,延长或者缩短供应链等。
总的来说,企业要根据具体的情况,采取不同的针对性措施,不能生搬硬套。此外,不管采取什么方法,一定要提前做好成本测算,节税固然重要,但也要考虑综合的成本效益原则。